電導率,物理學概念,也可以稱為導電率。在介質中該量與電場強度E之積等于傳導電流密度J。對于各向同性介質,電導率是標量;對于各向異性介質,電導率是張量。生態(tài)學中,電導率是以數(shù)字表示的溶液傳導電流的能力。單位以西門子每米(S/m)表示。
解釋
電導率(conductivity)是用來描述物質中電荷流動難易程度的參數(shù)。在公式中,電導率用希臘字母κ來表示。電導率σ的標準單位是西門子/米(簡寫做S/m),為電阻率ρ的倒數(shù),即σ=1/ρ。
當1安培(1 A)電流通過物體的橫截面并存在1伏(1 V)電壓時,物體的電導就是1 S。西門子實際上等效于1安培/伏。如果σ是電導(單位西門子),I是電流(單位安培),E是電壓(單位伏),則:
σ = I/E
通常,當電壓保持不變時,這種直流電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導成比例關系。如果電導加倍,則電流也加倍;如果電導減少到它初始值的1/10,電流也會變?yōu)樵瓉淼?/10。這個規(guī)則也適用于許多低頻率的交流電系統(tǒng),如家庭電路。在些交流電電路中,尤其是在頻電路中,情況就變得非常復雜,因為這些系統(tǒng)中的組件會存儲和釋放能量。
電導和電阻也有關系,如果R是個組件和設備的電阻(單位歐姆Ω),電導為G(單位西門子S),則:G = 1/R[1] 。
電導率基準
中和不少家的電導率基準是以相對測量法建立的,是種家副基準。
將種純度優(yōu)于99.99%的純度作為符合際推薦的電導率基準物質,由它所配制的基準溶液應具有際推薦電導率值。以25℃的溶液電導率為起始點,相應地測出各個電導率常數(shù),然后按下式求出其他溫度的電導率常數(shù)K
K=K0(1-at)
式中,K0為0℃下電導池常數(shù);a為制作電導池所用玻璃線性膨脹系數(shù);t為溶液溫度,單位℃。
上式為近似推導結果,與考慮復雜情況時多不會過正負1xl0的差別。再根據(jù)不同溫度下各溶液在相應電導池上所實測到的電阻值,相應地計算出各溶液在不同溫度下的電導率。因為電導池常數(shù)相對變化的溫度系數(shù)為-8.49x10℃,而KCl溶液電導率的溫度系數(shù)大約為+2x10℃-。因此,假如1D、0.1D和0.01D溶液在18℃和20℃下所測得的電導率與際推薦值-致,則可以認為這樣的相對測量方法是可靠的,這在以后的際樣品中得到了驗證。其中20℃的際推薦值是1972年和1976年IUPAC推薦值。